嘉定区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嘉府发〔2018〕15号)
嘉定区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嘉府发〔2018〕15号)
为深入推进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全面提升区域自主创新产业化能力,根据《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的实施意见》(嘉委发[2015]20号)战略部署和总体目标,基于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阶段性成效,在新起点上谋划新发展、增添新动能、实现新跨越,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工作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牢牢把握发展机遇,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目标,坚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对标兄弟省区市的先进经验,对标自身改革进展实际,坚定追求卓越的发展取向,强化“科技嘉定”发展动力,加速建设科创主体体系化、服务引导精细化、创新产业集群化、协同创新常态化、生态环境健康化,以更强大的创新能力支撑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服务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比较优势。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依托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和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全面推进自主创新,加快经济发展动能转换,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体系,着力打造自主创新产业化引领区、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区和宜业宜居现代化科技城。
——坚持重点突破。坚持科技创新主攻方向,优化政府服务机制,强化创新资源统筹,健全促进原创突破和成果转化的动力机制,在创新主体发展、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新兴产业培育、重大科技工程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更高站位、更加开放的视野引进和集聚人才,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优化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注重发挥企业家、科技人员和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作用,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坚持开放协同。坚持把全面扩大开放和协同创新作为集聚创新资源的重要手段,主动融入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嘉昆太协同创新发展,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推动创新合作。
三、建设目标
到2020年,基本形成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框架体系。区域科技综合实力全市领先,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创新政策体系日益完善,高质量的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成为区域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宜业宜居现代化科技城内涵更加丰富,科技创新辐射带动功能更加凸显,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中的重要创新技术的策源地、创新要素的集散地、创新主体的集聚地、创新成果的转化地、创新产业的引领地。
——创新主体不断壮大。到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00家,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达到220家次,企业技术中心达到 280 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保持5.5%左右,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5件以上,专利申请量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长率。
——创新产业高端攀升。坚持“两高四新”[1]产业发展方向,传统企业创新转型发展加快,互联网+、“四新”经济等新兴产业规模明显壮大。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值比重达到55%,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值达到1200亿元,以四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总规模突破1000亿元。
——创新平台更加夯实。8英寸MEMS研发中试线等重大平台、首台国产质子治疗示范装置等重大项目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显现,推动一批集应用研究、工程服务、产业孵化为一体的创新功能性载体建成。到2020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等联盟达到35家,区域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可开放率继续保持100%。
——创新人才倍增集聚。到2020年,全区新引进若干名以“诺贝尔奖”获得者、海内外院士为主体的高峰(顶尖)人才及团队,掌握关键技术、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100名,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000名,新增加区域重点产业创新创业人才、急需紧缺人才、高技能人才以及社会事业领域领军人才10000名。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35%。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40万名,人才资本贡献率达60%。
——创新生态日趋优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众创空间更具专业化、国际化;科创大道、创业社区等一批集群化双创载体蓬勃发展。创新服务体系逐步完备,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集聚。营商环境达到全市领先,更具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
——创新辐射力持续增强。区内高校院所和企业合作深入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与院地创新联动更加紧密,科技创新公共平台服务覆盖面不断拓展,科博会的品牌效应不断扩大,嘉昆太协同创新成效显现,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协同创新示范区。
四、重点任务
围绕三年行动计划建设目标,重点实施10大工程,30项具体任务,提升区域创新实力、活力和辐射力,服务全市和长三角地区。
(一)重点创新区域建设工程
深入推进一个创新核心功能区和两个特色功能区[2]建设,构建功能梯度布局、产业错位发展的格局,鼓励和支持各类创新要素向重点发展区域集聚,成为全区创新发展引领区域和产业发展支撑区域。
1.深入打造科技创新核心功能区
按照创新功能定位,完善功能配套,优化空间布局,强化辐射带动,建设自主创新产业化核心功能区域。大力发展以菊园新区为主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区。集聚一批面向全球的高水平科技服务业企业,建设具有政策、信息、资金、市场、中介等五大服务功能的科技成果转化集散中心,建设辐射长三角的科技服务业发展示范区。依托嘉定双创大厦,进一步拓展科技创新服务链,创新科技服务模式,积极打造菊园平城路科创大道。吸引创业投资机构、金融科技企业集聚,支持创业企业在金融市场融资挂牌,推进菊园“金融小镇”建设。大力发展以嘉定工业区为主的新兴产业示范区。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一批传感器关键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推动“物联网·芯天地”等特色园区的建设。加快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等重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集聚一批龙头企业及产业链重点企业研发总部。持续深化与科研院所的重大科研项目合作,推动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以徐行镇为主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依托中科院上海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和嘉定产业基地,建设一批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扶持中试期创新项目发展,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打造科技成果转换“自循环”[3]品牌。通过重大项目带动和重点园区承载,不断完善功能,逐步打造形成具有特色的“科技小镇”。(牵头单位:菊园新区、嘉定工业区、徐行镇;主要参与单位:区发改委、区经委、区科委、区人社局、区规土局等)
2.深入打造国际汽车城特色功能区
聚焦汽车产业链核心价值领域,推动汽车全产业链互动与升级,进一步培育汽车研发设计产业,推进汽车先进技术研发及汽车软件开发领域进展。聚焦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突破,推进智慧交通测试区域建设,带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加快探索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汽车融资租赁、汽车电子商务、互联网汽车金融等汽车后市场领域商业模式创新,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进汽车创新港、环同济创智城、上海氢能源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引进和培育关键技术领域龙头企业。引导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做强做大汽车文化特色旅游产业。(牵头单位:国际汽车城集团、安亭镇、外冈镇;主要参与单位:区发改委、区经委、区科委、区建管委等)
3.深入打造嘉定新城宜业宜居特色功能区
加快上市企业总部集聚商务区建设,鼓励各类优质现代服务业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行政总部、研发中心、销售中心入驻。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产业,优化区域健康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级。依托保利大剧院、区图书馆(文化馆),建设远香湖文化休闲区,着力打造文化旅游、文化商业、文化互动的综合平台,实现核心区内商旅文产业联动。(牵头单位:嘉定新城(马陆镇)、新城公司;主要参与单位:区发改委、区经委、区建管委、区科委、区卫计委、区规土局、区文广局、区旅游局、区行政服务中心等)
(二)创新主体培育工程
实施创新企业发展计划,构建创新型企业[4]、高新技术企业、中小微企业的“金字塔型”培育加速机制,推动一批创新主体快速发展壮大。
4.做强一批“大而尖”创新型企业。以高端制造和高科技产业为方向,通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途径,重点支持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骨干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成为“科技小巨人”。到2020年,力争发展“独角兽”企业[5]达到10家,培育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的创新型企业5家,产值50-100亿元的创新型企业10家,培育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220家。(牵头单位:区科委、区经委;主要参与单位:各街镇、嘉定新城、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
5.做大一批“小升高”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围绕四大产业,依托科技企业数据库平台,筛选一批优质企业进行培育,加大政策聚焦,提供精准化服务,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研发机构,实施产学研用联动,助推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到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000家。(牵头单位:区科委、区经委、区税务分局;主要参与单位:各街镇、嘉定新城、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
6.育成一批“新小微”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券”等政策引导,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及配套能力。充分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园区的孵化育成作用,到2020年,储备10000家符合区域产业导向、有一定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牵头单位:区科委、区经委、区市场监管局;主要参与单位:各街镇、嘉定新城、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
(三) 创新人才集聚工程
持之以恒厚植嘉定发展人才优势,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人才发展环境,为区域创新发展汇聚强大智力支撑。
7.实施“双高”人才计划。围绕“加快推进产业人才新高地建设、加速形成科创人才高峰”目标,坚持党管人才政治导向,牢固树立高端引领、全球配置、市场参与的理念,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服务科技创新、产业转型最前沿吸引、集聚、培养一批世界级水平顶尖(高峰)人才及团队、国家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以及复合型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努力造就门类齐全、梯次合理,满足嘉定现在和未来发展需要的高水平人才队伍,率先在全市确立人才竞争比较优势,率先建成人才强区。深化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育扶持计划,形成“嘉定工匠”、技能标兵、技术能手多层次技能人才体系。(牵头单位:区人才办、区发改委、区人社局;主要参与单位:各街镇、嘉定新城、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
8.加大海外引才引智力度。拓宽招才引智国际化视野,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高端人才密集和创新资源富集地区建立“海外引智直通站”,聘请“海外引才大使”。加强与国际学术组织和国家相关行业协会、专业学会联系对接,鼓励更多的人才中介组织、团体和个人帮助嘉定引进、举荐人才。积极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鼓励更多企业多渠道、柔性引进在国外企业或机构从事工程、技术和管理工作,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或工艺的“高精尖缺”外籍工程类高层次人才担任“海外工程师”,形成产业聚人才、人才兴产业的良性循环局面。(牵头单位:区人才办、区人社局;主要参与单位:区民政局,各街镇、嘉定新城、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
9.加强人才精准服务体系建设。依托“嘉定精英人才服务卡”网络,建设嘉定区高层次人才管理服务系统,运用“互联网+服务”手段,为人才及家人提供精准、精细、精品服务。完善嘉定“1+10”科创人才综合服务体系,探索实施“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定制服务”等金牌服务,为人才打造“一站式”事业服务平台。着力解决人才普遍反映的居住、教育和医疗等问题。进一步加大人才公寓建设力度,通过购买或租赁商品住房向人才出租、发放购房租房补贴等形式,多渠道解决人才阶段性居住需求。优先为高层次人才配备家庭医生,扩大人才子女教育资源供给,不断增强人才获得感和满意度。(牵头单位:区人才办、区人社局;主要参与单位:区科委、区房管局、区教育局、区卫计委,各街镇、嘉定新城、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
(四)创新成果转化工程
全力打造“纸变钱”创新生态圈,依托重要承载区建设联席会议平台,促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企业为主体、院所创新突破的协同创新格局,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
10.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推动与高校、科研院所在平台建设、人才引进、成果落地产业化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深入挖掘企业技术需求和院所科研成果,组织市场技术需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精准对接活动。利用“互联网+科技服务+创新券”,通过“共享实验室”,将科研院所、高校的科技资源释放给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不断丰富嘉定科技博览会的形式,拓展博览会的内涵。继续提高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服务机构参与的合作创新战略联盟的活跃度,提升企业协同创新与自主创新能力。到2020年,推进产学研合作、技术合作项目60项以上。(牵头单位:区科委;主要参与单位:区人才办,各街镇、嘉定新城、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
11.促进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贯彻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制度。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研发中心与创新平台。聚焦科创核心功能区建设,充分依托中科院上海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东部中心等机构,整合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产业、专业机构等各方资源,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集聚区。(牵头单位:区科委;主要参与单位:各街镇、嘉定新城、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
(五)重大创新项目工程
实施“高、精、尖”创新工程发展计划,围绕国家战略,发挥嘉定所能,依托科研院所、高校雄厚的研发力量,聚焦重点领域,瞄准世界水平,加快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创新战略项目建设。
12.打造一批重大创新工程。围绕上海市科创中心“四梁八柱”建设目标,聚焦区域优势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持续推动8英寸MEMS研发中试线、智能型新能源汽车等一批研发和转化功能性平台建设,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公益性平台服务模式,建立集研发、工程、孵化、基金为一体的产业化体系,有力促进科研成果快速转化。加快首台国产质子治疗示范装置、上海先进激光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及产业化,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凝练一批自主创新产品。(牵头单位:区科委;主要参与单位:安亭镇、嘉定新城、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等)
13.发展产业技术创新载体。围绕重点产业等领域,大力发展和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载体建设,推进上海先进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先进核能创新研究院应用技术研发和工程设计中心、上海节能镀膜玻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超声技术工程中心、上海拟态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围绕重大项目攻关、关键技术研发的新型研发平台建设,进一步创新平台运行机制,支撑构建现代技术创新体系。(牵头单位:区科委;主要参与单位:各街镇、嘉定新城、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
14.培育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围绕四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在每年度科创中心重大产业项目中,实施一批区级重大产业科技项目。组织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和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技术研发实力,支持龙头骨干企业承担或参与国家、市重大科技专项、重大工程等研发任务,推动一批军民融合产业项目,着力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力争形成先发优势,占领产业制高点。(牵头单位:区科委、区经委;主要参与单位:各街镇、嘉定新城、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
(六)创新产业发展工程
聚焦“两高四新”产业领域,重点加速发展集成电路及物联网等四大新兴产业集群,拓展产业链,提升产业规模。
15.集成电路及物联网。充分发挥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上海微技术工研院、中电科32所等科研院所的设计研发优势,实现软硬件同步发展,利用国家、市集成电路并购基金的资本力量,持续推动国内首条8英寸MEMS及先进传感器研发线建设,打造以半导体芯片和传感器为主要方向的研发设计中心;依托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加速布局智能传感器的工艺平台、系统设计及共性技术,推动产业化项目落地;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大力促进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拟态安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到2020年,全产业链经济规模超过250亿元。(牵头单位:菊园新区、嘉定工业区;主要参与单位:区发改委、区经委、区科委等)
16.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智能化。抓住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方向发展契机,抢占汽车产业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积极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全力推进上汽大众MEB电动汽车模块化平台、蔚来汽车整车项目的建设,坚持以整车带动核心零部件企业集聚,形成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以汽车创新港为主体,建立产业研发高地,推动互联网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着力推动空间、资金、人才等要素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聚,加快建设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联合创新中心,吸引国际知名行业交流组织及机构汇聚。到2020年,实现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规模400亿元以上。(牵头单位:国际汽车城集团、安亭镇、外冈镇;主要参与单位:区发改委、区经委、区科委等)
17.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以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龙头带动和中科院上海应物所的研发制造优势,大力开发医学影像诊疗等重大医疗器械产品及应用;加快瑞金医院肿瘤质子中心、国家肝癌科学中心建设,推动东方肝胆医院向现代化研究型医院升级;加大专业孵化与引进力度,打造若干个精准医疗产业园,聚集一批生命科技领域企业,积极发展高端医疗产业集群。到2020年,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牵头单位:安亭镇、南翔镇、嘉定新城、嘉定工业区;主要参与单位:区经委、区科委、区卫计委等)
18.智能制造及机器人。加快智能制造及机器人的产业布局和重点规划落地,推进“两化”深度融合,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进一步推动产业广泛运用新技术、新模式,提高企业智能化制造水平。加快智能机器人核心交互技术研发,培育和发展服务机器人。坚持产业培育和应用推广两手抓,着力完善智能制造产业链和创新链,全力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体现“上海制造”中的“嘉定智造”能力和水平。到2020年,产业规模超过150亿元。(牵头单位:南翔镇、江桥镇、嘉定新城、嘉定工业区;主要参与单位:区经委、区科委等)
(七)创新活力提升工程
积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流生态环境,从创新创业关键环节着手,集聚创新资源,优化服务内容,提供精准高效服务,提升“双创”工作质量,构建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19.引导众创空间高端发展。支持龙头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围绕优势细分领域建设平台型专业化众创空间,高效配置和集成各类创新要素实现精准孵化,逐步形成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的众创空间发展体系,到2020年,市区两级“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众创空间达到10家以上。引导区内众创空间资源集聚共享,推动众创空间配套支持全程化、创新服务个性化、创业辅导专业化,吸引各类人才投身创新创业,孵化培育创新型小微企业,增强实体经济发展新动能。(牵头单位:区科委;主要参与单位:各街镇、嘉定新城、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
20.打造创新型众创空间集群。鼓励形成更多开放便捷的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创业社区等创新创业载体,推动创业载体集聚融合,通过集聚效应放大规模效应,打造众创空间集群,形成完整的创新创业生态圈。到2020年,形成菊园平城路科创大道、南翔置地创业社区等若干个近百万平米的众创空间集群。(牵头单位:区科委、南翔镇、菊园新区)
21.营造双创浓厚氛围。继续搭建好嘉定科技博览会、“创业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嘉定赛区、“双创”活动周等创新创业活动平台。依托嘉定众创空间联合会,促进众创空间自律发展,支持联合会成员单位资源共享、联动孵化,鼓励孵化器与产业加速器、产业园区联动发展。积极倡导大胆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继续深入实施年度科学技术奖、区长质量奖、“小巨人计划”奖励等评定工作,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热情。(牵头单位:区科委、区经委、区人才办、区市场监管局;主要参与单位:各街镇、嘉定新城、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
(八)创新服务提升工程
实施“精准服务促精美成长”行动,进一步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助力创新提速发展。
22.健全科技创新服务支撑体系。实施《嘉定区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深入推进行政审批事项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做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积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聚焦人才引进、创业投资、自主创新产业化等关键环节,制定鼓励各类主体创新、完善金融支持体系、激励创新创业人才等配套政策,优化创新发展环境。(牵头单位:区审改办、区科委、区经委、区人社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税务分局、区行政服务中心;主要参与单位:各街镇、嘉定新城、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
23.完善立体化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聚焦嘉定创新创业大厦,建立健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金融资本、人力资源、创新服务、政策服务、知识分享、资源共享、企业服务和生活配套等8个平台。围绕服务体验满意度、资源集中展示度、成果聚焦显现度的全面提升,打造辐射长三角地区的“嘉定科创服务”品牌。建设集会议、展示、信息、配套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嘉定科学会堂”,为区内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科技工作者搭建学术交流、创新创业、科普教育等活动平台。至2020年,集成100项创新服务,纳入各类服务条目一万条;举办100场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活动。(牵头单位:区科委、区经委、区人社局、区行政服务中心、菊园新区)
24.发展专业化科技服务业。以打造菊园新区科技服务业集聚区为重点,加速培育和引进一批科技服务机构和服务平台,集聚一批科技咨询、知识产权、技术转移、科技金融等各类专业服务机构。积极探索发展市场化新型研发组织、研发中介和研发服务外包新业态。至2020年,形成科技服务业集聚态势,搭建辐射长三角地区的科技服务通道,逐步形成具有嘉定特色的科技服务产业体系。(牵头单位:菊园新区、区科委、区经委)
25.强化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保障。以“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区)”建设为契机,建立和完善产业信息与金融机构的对接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实体经济,形成以“基金+基地+产业”为主旨的发展新模式。扩大嘉定创投等政府投资引导基金规模,通过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方式进一步放大财政引导资金的杠杆效应。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加大对科技创新创业的资本支持,加强科技企业上市服务,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牵头单位:区经委、区国资公司)
(九)知识产权发展工程
实施知识产权提质增效发展计划,强化知识产权统筹推进力度,构建知识产权工作服务体系,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激发全社会知识产权创造活力。
26.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编制出台知识产权扶持政策,突出“数量布局、质量取胜”导向,持续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快专利量质并进,鼓励通过PCT提交专利申请。激励企业掌握高价值专利,推进品牌和标准化战略,提升高质量发展。到2020年,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0%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5件以上。在区域内形成一批支撑产业发展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专利成果和专利储备,一批高质量专利获得区级、市级和国家级专利奖项。(牵头单位:区科委、区市场监管局;主要参与单位:各街镇、嘉定新城、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
27.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建立专项执法与常态监管相结合、单部门执法与多部门联动相结合的立体保护模式,依法惩治侵犯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违法犯罪,强化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深化汽车创新港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中心示范引领作用,建立若干个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室,夯实区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基础服务功能,强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组织开展各类培训,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保护能力。深入开展“4.26知识产权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牵头单位:区科委、区经委、区市场监管局、区文广局、区司法局、区检察院、区法院;主要参与单位:各街镇、嘉定新城、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
28.提升知识产权综合运用能力。引进一批差异化、专业化、品牌化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引导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与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合作,以市场化方式提供法律咨询、维权援助等服务。支持专业机构在本区举办中国知识产权商业化运营大会,加速知识产权与产业创新的融合。梯队培育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和专利工作试点、示范企业,促进高校、院所、企业专利以转让、许可等方式在本区实施产业化。到2020年,打造形成4个知识产权特色服务区[6]。(牵头单位:区科委、区司法局、区检察院、区法院;主要参与单位:安亭镇、南翔镇、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等)
(十)区域联动创新工程
聚焦张江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和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推动开放创新,加强与周边城市和发达国家科技资源对接,推进与国内先进地区在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协作,吸引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在本区落地生根。
29.推动跨区域协调联动。聚焦张江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和张江自主创新示范区,强化对接联动,发挥嘉定作为张江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重要组成部分的产业化示范引领作用。贯彻落实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战略,深入开展与江苏昆山、太仓等地的科技创新合作,加快建设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鼓励和支持企业、科研院所与长三角地区的联动发展,实现科技创新资源共用、高端科技服务业共享、科技交流互通,为提升长三角地区创新力和产业竞争力提供科技支撑。(牵头单位:区发改委、区经委、区科委;主要参与单位:各街镇、嘉定新城、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
30.开展全球链接和国际合作。紧抓创新全球化机遇,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与国外高水平研究机构、知名企业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间的科技创新合作。大力吸引国内外知名科技组织和企业来嘉定设立分支机构、区域总部。鼓励相关机构参与各类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展览会等,丰富与拓展各类国际交流活动,进一步彰显“科技嘉定”影响力。(牵头单位:区发改委、区经委、区科委;主要参与单位:各街镇、嘉定新城、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
五、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推进。进一步发挥重要承载区“1+2+1”组织体系作用,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切实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建立健全目标任务考核机制,不断完善创新发展考核办法,强化责任落实。实施区域创新驱动监测评估,强化科技创新统计监测。(牵头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参与单位: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2.强化制度保障与政策导向。进一步深化创新管理改革,加强创新统筹协调和整体指导,推动政府职能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进一步强化创新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用足用活促进科技创新的各项政策,使创新活动得到有力支持,让符合条件的企业应享尽享。(牵头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参与单位: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3.强化资源整合和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优化政府财政科技投入机制,强化财政资金对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引导与支持,搭建科技金融投融资平台和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引导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创新活动,推动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的提升。(牵头单位:区财政局、区经委;主要参与单位:区发改委、区科委等)
4.强化环境建设和氛围营造。加大创新驱动发展的宣传力度,宣传创新主体,宣传企业,宣传创新创业氛围。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宽容挫折失败,切实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鲜明导向,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的积极性。(牵头单位:区新闻办;主要参与单位: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附件: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总体目标量化指标推进表
2018年5月28日
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总体目标量化指标推进表
分类 |
指标名称 |
2017年末数据 |
2018年预期 目标数 |
2019年预期 目标数 |
2020年预期 目标数 |
创新主体 |
独角兽企业(家) |
3 |
6 |
8 |
10 |
高新技术企业(家) |
825 |
900 |
950 |
1000 |
|
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家次) |
186 |
200 |
210 |
220 |
|
企业技术中心(家) |
248 |
260 |
270 |
280 |
|
研发投入占GDP比重(%) |
5.3 |
5.4 |
5.5 |
5.5 |
|
专利申请量增幅(%) |
19.3 |
20 |
20 |
20 |
|
创新产业 |
高新技术产值比重(%) |
52.3 |
53 |
54 |
55 |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亿元) |
943 |
1000 |
1100 |
1200 |
|
四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亿元) |
549 |
660 |
800 |
1000 |
|
创新平台 |
合作创新战略联盟(家) |
27 |
30 |
33 |
35 |
可开放的研发服务平台开放率(%) |
100 |
100 |
100 |
100 |
|
创新人才 |
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名) |
- |
70 |
80 |
100 |
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名) |
- |
800 |
900 |
1000 |
|
人才资源总量(万名) |
- |
30 |
35 |
40 |
|
人才资本贡献率(%) |
- |
55 |
58 |
60 |
[1] “两高四新”:“两高”即以汽车特强产业为主体的高端制造业、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高科技产业;“四新”即集成电路及物联网、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智能化、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智能制造及机器人四大新兴产业集群
[2]一个创新核心功能区和两个特色功能区:一个创新核心功能区为菊园新区国家级科研院所集聚区、嘉定工业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以及徐行镇科技园等区域;两个特色功能区为以国际汽车城为主体的汽车产业特色功能区和以嘉定新城为主体的宜业宜居特色功能区
[3]科技成果转化“自循环”:“专项规划引导—院所创新突破—企业转化应用—特色园区承载—产业基金支撑—创新人才驱动—政府精准服务”
[5]“独角兽”企业:成立10年以内、估值超过10亿美元、获得过私募投资且尚未上市的企业
[6] 4个知识产权特色服务区:以嘉定创新创业大厦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服务集聚区,辐射形成南部以南翔智地园区为示范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特色服务区、西部以汽车创新港为示范的知识产权保护特色服务区、北部以嘉定工业区为示范的知识产权运用特色服务区
- 2020-08-12
- 2020-04-13
- 2020-03-28
- 2020-03-28
- 2019-12-16
- 2019-12-15
- 2019-11-21
- 2019-10-07
- 2019-07-24
- 2019-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