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脑科学产业策源地,实现产业化。
今年年初,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华华”诞生的论文,宣告了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在科研领域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进展。
近日,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和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共同成立“G60脑智科创基地”。同时,“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上海松江)”“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松江基地)”在松江正式挂牌。这标志着G60脑智科创基地将全力围绕以克隆猴为代表的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打通脑科学上中下游,实现产业化。
如同斯坦福大学之于硅谷和集成电路产业,G60脑智科创基地能否使得G60科创走廊成为中国脑科学与类脑科技产业的策源地,值得期待。
致力打通脑科学上中下游
“基地建设目标主要有3个:国际非人灵长类疾病模型研发中心、国家级脑智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中心、长三角创新药物研发及智能技术产业辐射源点。”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神经所所长蒲慕明介绍说,对应这3个目标,基地初步规划了3个功能模块,分别是非人灵长类模型研发平台、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新技术研发平台,以及脑疾病诊断、药物检测和干预手段产业化平台。
如果说,体细胞克隆猴是基础科研成果,属于整个脑科学的上游。那么,非人灵长类疾病模型研发平台、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新技术研发平台可以被划归为脑科学的中游,而脑疾病诊断、药物检测和干预手段产业化平台则属于下游。在体细胞克隆猴取得决定性突破之后,G60脑智科创基地将承担起打通脑科学上中下游的重任。
非人灵长类模型研发平台将主要包括脑疾病模型研发中心、高级认知模型研发中心,以及基因编辑与生殖技术研发中心。其中,脑疾病模型研发中心将利用体细胞克隆和转基因等技术建立脑疾病模型,高级认知模型研发中心将建立思维、共情心、自我意识和社会行为灵长类高级认知模型,基因编辑与生殖技术研发中心将目标瞄准基因编辑与体细胞、辅助生殖技术的优化。“目前,全球每年约10万只猴子被用于药物研发及科研实验。”蒲慕明说,“如果能够建立起克隆猴模型,将大大减少这一数字。”
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新技术研发平台由脑疾病机理与诊断干预研发中心、脑研究新技术研发中心、脑机接口与类脑器件研发中心组成。该平台的科研方向将尝试用各种外部仪器与脑功能联系在一起,甚至于合二为一,极具想象力和科幻感。例如,可在1小时内定量测量十几个脑功能指标的广谱脑功能检测工具集,已具备实际应用功能;可植入大脑的柔性电极,为新一代脑机接口带来可能;发射超声波的脑环,可改变大脑功能从而调节睡眠……这些技术都有机会孕育出新的企业和产业。
脑疾病诊断、药物检测和干预手段产业化平台包括脑疾病治疗手段评价中心、脑疾病疗效评价中心、新药检测与分析中心。该平台主要面向医药行业,既有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前沿技术研究,也面向企业提供新药评估。
辐射长三角智能技术领域产业
蒲慕明表示,G60脑智科创基地规划与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专项“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的一体两翼框架相匹配。一方面,推动重大脑疾病模型研发和产业化,服务“健康中国2030”国家重大需求,解决脑重大疾病诊断、干预和治疗的关键技术;另一方面,类脑智能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将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研制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模型与器件,实现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跳跃式发展,并为保障国家安全作出贡献。
选择落户G60科创走廊,也体现出脑智科创基地辐射产业、辐射区域的雄心勃勃。在G60科创走廊3.0版规划中,上海松江,浙江嘉兴、杭州、金华、湖州,江苏苏州,安徽宣城、芜湖等9个地市将形成合力。以脑智科创基地为轴心,立足松江本地,一路沿G6高速公路辐射浙江,从嘉兴国际生物科技园、中兴智能科创园,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人工智能小镇、未来科技城健康产业示范基地,到金华技术开发区;另一路沿沪苏湖高铁辐射苏浙皖,从苏州工业园、湖州南太湖生物医药园、宣城生命科学医疗器械产业园,到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芜湖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合肥中国声谷、北大未名生物医药园,有望引领长三角脑科学与智能技术领域产业发展。
刚刚宣布成立,脑智科创基地就已经吸引了业内的目光。有关体细胞克隆与应用、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研发、脑机交互与调控、脑功能检测工具集、类脑人工智能等前沿研究项目已经跃跃欲试。中科院院士、上海市科协主席陈凯先说:“人工智能可以对药物构效等方面进行大量分析,从而加速新药研发。可以预见,脑智科创基地将为中国新药研发作出贡献。”
- 2020-08-12
- 2020-04-13
- 2020-03-28
- 2020-03-28
- 2019-12-16
- 2019-12-15
- 2019-11-21
- 2019-10-07
- 2019-07-24
- 2019-02-19